

我手里夹的是烟,是烟没错
不要问了戒了没,也不要问我为啥又夹上了
今天要讲的是一个老农资人陕西省武功县张万斌。
我们赶到他门店的时候,他的单排小卡上已经装上了肥料,准备下地去。
“这段时间卖肥料,天天身上都没有个干净的衣服”见到我们的时候,前辈说。从照片上大家也可以看到,这就是大多数忙碌中农资人的形象,给人踏实能干的印象。
能看得出最近这段时间把他给累的够呛。
“做农资嘛,忙的时候干活累,不忙的时候就多往地里跑跑,勤快点生意就会好”谈到当前生意的时候,张老板这样说。他对农资乐观的态度和当前行业弥漫的农资难干形成了显明的对比。
当地主要是猕猴桃,所以他经常会下地开“农民会”,经常走到田间地头,三五个农民,七八个农民都开。说是农民会,其实就是田间地头的问题解决。把周围的人叫到一起很随意。这样的小“农民会”开的多了,农民对技术认可了,大的“农民会”开的时候就容易多了,农民知道你的会议是有干货的,是可以帮他们解决问题的,所以就愿意去参加的了。
关于开会,我们谈到促销的时候,他有自己的观点:
促销会以前也开过,现在很少开了,因为促销的时候可能一炮轰可以卖很多产品,但是农民买回去以后有可能用的时间点不对了效果不好,下次再开就不来了,换成另外一波人了。这样搞不长久。还不如这样慢慢的做,产品能够指导他们实地用出来好的效果,农民都会帮你传播,口碑就好了。可以长久做,生意会一直稳步上升,不会出现大起大落。可是,做农资不就这样吗?
张老板也建有自己的微信群,并且对自己的农户群很满意。经常把自己在地里遇到的问题丢到群里给大家分享讲解,也有农民在群里经常问自己问题。
“刚开始建群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搞,但是后来慢慢就活跃起来了,作用还很大,这个东西就是慢慢来的,也急不得,现在很多农户都已经习惯了在群里看我发信息,在群里问问题”谈到微信群的时候,张老板掩饰不住的高兴。
我们聊的东西很散(当然,关于每天农资产品的事情也不方便说出来不是?),当我写到这里往回看的时候,才发现似乎我们的聊天根本就没有什么亮点,也没有什么太高端的东西;张老板做的就是踏实,就把那些我们经常说的办法给做了,并且坚持做下来了,所以在当地生意还不错,仅此而已。把这些事情说给别人听,可能别人会丢一句:
那有啥?没啥新鲜的,大家都知道!
可是,我又想,农资生意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?难道不就是这样的事情反复的干吗?干到农户认可并且相信自己吗?
当很多人都在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的让自己成功的时候,有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让自己一夜暴富的时候,张老板就这样踏踏实实的干着,以至于到现在,那些想快速让自己成功的人,仍然在寻找捷径的路上抱怨着,哀叹着,而张老板的踏踏实实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。
我突然想到张老板说的一句话:
农资生意嘛,不贪大,不求多,慢慢搞,农户相信你了就什么都有了。
难道农资生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就是这个样子吗?反复反复反复的干着,干到有时候自己也很疲倦,也很厌烦,也很累,但是看到自己生意一点点好起来,一个又一个的农民都把信任交给自己的时候,又觉得以前的所有付出都值得了?
农资只要真钻进去了,一个草,一个虫子都是那么的有乐趣,他们会感觉农资做的很有乐趣;而那些觉得农资枯燥的人,做其他的难道就感觉不到枯燥了吗?